天麻的大名,想必大家都听说过!而很多人知道它,是因为一道著名的药膳——天麻炖鸡!据说这道菜,鲜香味美,营养丰富,尤其对神经衰弱、眩晕头痛有特效。

天麻,自古以来就是一味名贵药材,在古代典籍里有很多个名字,赤箭、木浦、明天麻、定风草、白龙皮、鬼督邮、冬彭、神草、独摇芝、合离、、独摇、自动草……无数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,在历代医家的书里出现过!
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地下块茎,春季4~5月间采挖为“春麻”;立冬前9~10月间采挖的为“冬麻”,质量以“冬麻”为佳。挖起后趁鲜洗去泥土,用清水或白矾水略泡,刮去外皮,水煮或蒸透心,切片,摊开晾干。

从文章最开始的图片中可以看到,天麻既没有根,也没有绿色的叶片,那么,它是靠什么来获取营养长大的呢?
因为无根无叶,所以天麻既不能从土壤中直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供植株生长,也不能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有机养分。但我们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神奇,就像老韩之前写到的“桑寄生”一样,天麻的一生,也是过着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!

聪明的天麻,借助与之共生的真菌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,依靠同化侵入其体内的一些真菌菌丝而获得养分,因此天麻是典型的真菌营养型寄生性草本植物。
天麻一生中至少有两种真菌为其提供营养,一种真菌叫萌发菌,是在种子萌发时为其提供营养,让它长出“麻米”,即小天麻,而另一种真菌叫蜜环菌,是为长成像土豆一样的天麻(块茎)提供营养。
蜜环菌也是一味中药,具有熄风平肝,祛风通络,强筋壮骨之功效。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出,这与天麻的作用极其类似!不知道,是天麻影响了蜜环菌,还是蜜环菌影响了天麻,还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互相成就了对方?

古人认为,天麻甘、平,入肝经,可以平肝息风止痉,用于治疗头痛眩晕、肢体麻木、小儿惊风、癫痫抽搐、破伤风等病。
天麻最早记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久服益气力,长阴,肥健,轻身,增年”。清代名医张志聪称赞“天麻功同五芝,力倍五参,为仙家服食上品”。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也说过,“世人惑于天麻之说,遂止用之治风,良可惜哉”。这是古代医家对天麻功效的充分肯定。

不仅中国古代对天麻的功效极其肯定,就算到了现在,各种西药层出不穷,天麻的药用地位仍然不可撼动。药理学研究证明,天麻具有镇痛、镇静、降压、明目、增智、保护和调节大脑神经系统等多种作用。
天麻除了是药品,还是食品,或者说又是一种养生保健食品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《斋居》诗中有“黄芪数匙粥,赤箭一瓯汤”的诗句,可见唐代已把黄芪、天麻当食品熬粥煲汤了。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有《求赤箭贴》,也是把天麻当食品,作扶老之用。到了明代,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,又记载了几种天麻食用方法:“彼人多生啖,或蒸煮食之”“或将生者蜜煎作果食,甚珍之。”

写到这里,熟悉老韩的朋友可能猜到:该说“但是”了!
确实,天麻是一味名贵的好药,也确实具有良好的作用。但是,“是药三分毒”,天麻同样也是有它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的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303805254@qq.com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